一、400万摄像机带宽怎么算?
400万摄像头带宽是8兆,在1080P的视频格式下,200万摄像头的比特率为4兆,即每路摄像头所需的数据传输带宽为4兆。所以400万像素摄像头的上行带宽为8兆每秒。也就是说一天的传输量约为8×60×60×24,约为691G。因此一个月为691×30G,存储数据量约为20T。因此400万摄像头一个月录像需要20T的硬盘空间。
二、一百个摄像机需要多少带宽?
摄像机标清一般就1Mbps带宽,512K就行了。
你100个摄像头不可能外面的人同时访问的,并发数不会超过10个的,设个4路就差不多了(请根据你的业务来估算)。按4路算=(1or0.5)Mbps*4=2~4Mbps 的出口带宽。
一1.标清是指分辨率400线/480线的视频,分辨率
720X576,按照HDV标准每秒4.75MB左右
2.100个标清摄像头按照你的同时并发数乘最多也就是500MB。
3.一个一个摄像头看做多5MB,也就是600K左右。占用的是上传带宽而不是下传带宽。你要喝ISP买上传带宽
三、一个高清摄像机需要多少带宽?
占多少带宽就是码率或码流与摄像机类型无关,只与视频编码器相关,降低码率一般以图像质量或帧率为基准,如果采用CIF分辨率,码率建议用每路视频256K以上推荐512K,用4CIF或D1分辨率码率建议每路视频1M以上推荐2M。实际使用中码率都是可调的。
主要因素是:视频编码分辨率和压缩信噪比分辨率越大码率越大,相同条件下采样4CIF分辨率码率大于采用CIF分辨率,信噪比越高占用带宽越小。视频编码算法例如MPEG-4或H.264等,相同分辨率相同信噪比下H.264码率小于MPEG-4。
四、400万像素摄像机占用带宽计算方式?
出厂应该是8192!不过400万现在一般都是H.265编码模式!存储节约一半空间,通过计算你需要在传输上留够带宽,存储上可以省一半!一般就是像素乘刷新率乘每个像素的字节数 按画质不同一个像素占的字节不同 比如黑白的一个像素1bit 256色的一个像素1字节 再算上要求的冗余带宽就出来了
五、如何计算网络摄像机IPC网络带宽?
简单的估算,100W的按4M,130W按6M,200W按10M,300W按15M,500W按25M。
还有交换机或是什么网络设备时,不能满额使用,比如100M的交换机,只能按60%来算,即60M带宽,当网络摄像机的总流量大于60M时,最好换1000M的。
同样1000M的,如果摄像头的个数多,IP多的话,又得再考虑一下交换机的背板处理能力,比如100个以上的摄像头,最好不要用只有几百元的1000M的交换机,有时会发生逗断路地的情况。
六、如何缓解高清摄像机网络传输带宽不够矛盾?
要得到大规模的应用,除了被动期待网络运营商做出一些调整外,更需要主动采取一些替代方案来缓解高清摄像机网络传输带宽不够的矛盾。 采用先进的视频压缩标准 积极采用先进的视频压缩标准,确保用最少的数据量去实现最好的图像质量,同时通过图像编码技术与智能技术的结合,采用局部编码的方式,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降低高清图像传输所需要的网络带宽。 目前,主流的压缩格式有三种,分别是JPEG、MPEG-4、 H.264。JPEG是单帧图片的压缩,单张图片的效果最佳,但占用的网络带宽资源较大;MPEG-4和H.264是帧与帧之间的连续压缩。其中目前最流行的压缩格式H.264的压缩效率最高,经过H.264压缩的视频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所需要的带宽更少。 提供双码流支持 在实现高清本地录像的同时,采用双码流技术可以兼顾降低远程传输的带宽使用和保证当地较好的图像质量。高清摄像机在远程监控环境下,可提供一路高码率的码流用于本地高清存储,例如720P/1080P编码,一路低码率的码流用于网络传输,例如QCIF/CIF编码,同时兼顾本地存储和远程网络传输。根据网络带宽灵活选择码流格式,达到本地高清存储,同时后端低码流网络传输。能在用户所能获得的网络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得以确保传输系统的稳定运行。 提高智能技术附加值 智能技术可以提高监控效率,它所能带来的价值还不止于此,通过编码和智能分析前置,内嵌智能分析模块的高清网络摄像机可以从源头上攫取有价值的信息再传到后台,可降低传输压力,真正做到有效传输。高清摄像机自身即可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分析判断,并将报警信号传输到后端系统中,这不同于以往智能技术将图像传输到后端系统后再由软件进行分析报警的方式。以往的方式需要占用太多带宽和存储空间,并且由于图像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存在损失,易出现误报警。而高清摄像机由于所有信号处理都在前段摄像机内部,信号是最完整的,所以报警的准确率大大提升,同时可以降低带宽。 完善前端缓存技术 设计合理的前端缓存技术,保证设备图像不丢失。高清摄像机本身数据存储能力有限,依赖于通讯传输和后端存储设备。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前端缓存机制,来防止通讯故障时数据丢失。例如,在高清摄像机系统设计时,可选配板载存储器或其他存储设备,并支持离线工作。在网络异常中断的情况下,可将数据临时存储在本地,等网络恢复正常后再传回服务器。还可以通过网管技术,实现网络暂时中断时的前端缓存,待网络恢复后自动上传录像数据,从而确保录像的完整性。 制定并遵守行业标准 监控市场各厂家有必要联合起来,制定一些通行的规范,求大同,存小异。目前Onvif、PSIA等标准化组织的出现让人看到视频产品和系统标准化的希望。视频监控“即插即用”的时代相信已经不远了。 总结 网络监控摄像机代表着监控摄像机的未来。现阶段,我国以光传输系统为代表的高速网络传输技术应用正日益普及,跨越较大地理范围的超高速骨干网络和局部地区的高速网络已成为常态设施,通过网络进行大码流的高清图像实时传输已经成为可能,而且资费还有不断下调的空间。这些都为高清监控打开了宽广的发展空间。
七、百万高清网络摄像机实时看需要多大带宽?
高清网络摄像机一般码率都是可调节的,720P的2-3M带宽占用,一般效果就可以,1080P的视频4M左右就可以了,如果是内网观看,则无需考虑带宽问题;
internet访问,如果是ADSL上传的话你就需要降低摄像机的码率和帧率,因为ADSL理论上传0.5M,实际上传在0.37M左右,所以ADSL上传高清,码率设置为1M,帧率设置为10帧,则外网可以流畅观看(带宽没有别的资源占用的情况下),ADSL想在外网观看全实时的话,就看不到高清效果了,这点的确比较纠结;
如果是光纤的话就没有问题,因为光纤的上下行带宽都是一样的,你可以根据你的码率设置来判断带宽占用,网络摄像机码率和带宽占用是一比一的,不用换算。
八、一个网络摄像机需要多大的带宽?
占多少带宽也就是所谓的码率或码流,跟你说的摄像机类型无关,只与视频编码器相关,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因素:
1、视频编码分辨率,分辨率越大码率越大,相同条件下,采样4CIF分辨率码率大于采用CIF分辨率
2、视频编码算法,例如MPEG-4或H.264等,相同分辨率相同信噪比下H.264码率小于MPEG-4,但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用DSP芯片的号称H.264产品都是用MPEG-4假冒的H.264,用ASIC芯片(例如海思351x芯片)做硬件编码的才是真的H.264,当然一般用户不会测试也分不出来。
3、视频压缩信噪比,这个词相对专业,一般厂商会以图像质量的叫法提供参数给用户,但由于该值无法测试,大部分用户也不知道概念,厂商也利用该值做手脚。相同图像质量下,信噪比越高占用带宽越小,简单比喻可以设想为“纯度”,两块含金量相同的金块,纯度高的体积小。
实际使用中码率都是可调的,降低码率一般以牺牲图像质量或帧率为代价,一般如果采用CIF分辨率的话,码率建议用每路视频256K以上,推荐512K,用4CIF或D1分辨率的话,码率建议每路视频1M以上,推荐2M
300个摄像机就是300路视频,每路2M就是600M,市区交换机1000M是足够了,县区得看分布,每个县不超过50个摄像机就没事,超过需要调整码率
九、300万像素网络摄像机传输时需要多大的带宽?
300万像素网络摄像机传输时需要多大的带宽?
一般大概需要4M的码流左右。
理论上传输码流与像素没有直接关系,而与影像分辨率和比特率有关。而影像分辨率和像素有关。
所以300万像素影像近似分辨率应该为2304*1296。如果按1080P的图像传输,传输码流是4M。
1080P(超高清)压缩码流按4M码流计算, 分辨率是:1920*1080
960P(准高清) 压缩码流按3M码流计算, 分辨率是:1280*960
720P(高清) 压缩码流按2M码流计算, 分辨率是:1280*720
D1(标清) 压缩码流按1.5M码流计算
HD1 压缩码流按1M码流计算
CIF 压缩码流按0.5M码流计算
IPC监控存储计算
1. 720P 百万像素摄像机 正常码流: 2Mb/8 *3600S≈900MB 1小时约900MB空间 最大码流: 3Mb/8 *3600S≈1350MB 1小时约1350MB空间
2. 1080P百万像素摄像机 正常码流: 4Mb/8 *3600S≈1800MB 1小时约1800MB空间 最大码流: 6Mb/8 *3600S≈2700MB 1小时约2700MB空间
3. D1 模拟摄像机 正常码流: 1Mb/8 *3600S≈450MB 1小时约450MB空间 最大码流: 1.5Mb/8 *3600S≈675MB 1小时约675MB空间
十、网络摄像机一般占用网络带宽是多少?
那要看你网络摄像机的分辨率了。
一般CIF在500Kbps左右;D1在1.5Mbps左右 100W占用3Mbps左右;200W占用5Mbps左右。(注意是Mbps不是MBps),图像流畅,动态画面基本不会出现马赛克现象。
影响网络摄像机、网络视频服务器码率的因素很多,包括:压缩方式、分辨率、帧率、画质、画面复杂性、画面变化程度等。
内部因素:
1、压缩方式:与硬盘录像机一样,网络摄像机、网络视频服务器的压缩方式主要有M-JPEG 、MPEG-4、H.264这三种,M-JPEG 现已基本淘汰,只有业余级产品才使用,MPEG-4目前是运用得较多的,因为价格比H.264的便宜一些,而H.264在同样的画质情况下,码率约为MPEG-4的70%,当然压缩芯片成本要高一些。
2、分辨率:码率与分辨率成正比关系。网络摄像机、网络视频服务器的主流分辨率有D1(704×576)与CIF (352×288)。D1与CIF 分别相当于DVD 与VCD 的清晰度,D1的码率是CIF 的四倍,所以通常还是CIF 分辨率运用得广泛。
3、帧率:帧率即画面的流畅性,码率与帧率成正比关系。完全流畅的画面为25帧/秒。网络产品的帧率都是可调的,我们可以通过调低帧率来降低码率,一般调到10~15帧可兼顾码率与流畅性,在不要求观看连续画面的情况下,可将码率调得更低。
4、画质(压缩比):网络摄像机、网络视频服务器的画质(压缩比)都是可调的,画质越好码率就越高,用户可根据自己的要求来调整。由于各厂家对画质(压缩比)的参数并没有使用统一的单位,所以这里不便向大家提供参考值。
外部因素:
1、画面复杂性:码率与画面复杂性成正比关系,比如镜头对着一面白墙,码率就很低,而对着一片花丛,码率就会马上变高,相差往往有几倍。
2、画面动态变化程度:码率与画面变化程度成正比关系,比如镜头对着静止的物体,码率就很低,而对着一片活动的人群,码率就会马上变高,最多相差可达十倍。